
《论语 · 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年,如同一场短暂而绚烂的梦,转瞬即逝。
十年,既有世事浮沉,又有农夫悲欢;既有鸿篇巨制,又有青鞋布袜。
屈原有言:“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然而,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十年可以用来成就大事,十年可以用来蹉跎时日。
一起分享古人笔下的十年:
01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寄黄几复》宋 · 黄庭坚
译文:
我居住在北方海滨,而你却住在南方海滨,海天茫茫,想要寄信给你,可是鸿雁,它却飞不过衡阳。
上一次,京城相聚,春风里观赏桃李,共饮美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赏析:
二人居住在一北一南,各缀一“海”字,就显得更加辽远。作者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夜雨”,总能让孤寂的人,点燃思念之情。“江湖”听“夜雨”,就更增加落寞萧索之感。
一对知己,天南海北,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
既相思不得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在古诗中是常见的典故。
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怀李白》诗里说:“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此时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县),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
02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唐 · 杜牧
译文:
想当年,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自己,整日沉迷声色,喜欢那婀娜轻盈美女,在掌中起舞。
扬州十年的放浪形骸,好像一场梦,到头来,只落得青楼楚馆内一个“薄幸”的名声。
掌中轻: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飞燕外传》)。
青楼:旧指精美华丽的楼房,也指妓院。
薄幸:薄情。
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作者悔悟、自责以及欲将振作之意。
当年,诗人在扬州,蹉跎岁月、沉迷声色,潦倒江湖,以酒为伴,整日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
“繁华梦醒,忏悔艳游”,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昔日放荡生涯,沉湎酒色,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为追忆十年前的扬州岁月而作。杜牧于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
人生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岁月如梦,恍然醒悟,已成过眼云烟。
时光如流,转瞬即逝,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我们应珍惜当下,方不负此生。
03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虞美人》清 · 纳兰性德
译文:
回廊之处,曾经留下了太多令人断肠相思的痕迹,今日旧地重游,相思成灰。
独倚回廊,独立于花阴月影之下,寻找过去的踪迹。
一晃十年过去,十年前的踪迹宛然犹在,十年前的那颗心仿佛依然在跳动。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埋藏在心里的那份刻骨铭心的情感,总是难以忘怀。
回廊:其遗址在今苏州市西灵岩山。作者词中多次提及此地,是纳兰性德与恋人开始恋情的地方。
纳兰容若的相思句,总是催人泪下。他是一个多情而不失英气的才子,他的妻子卢氏,因为难产不幸去世,这对他的打击很大。
所以他很多词都在抒发相思之苦:“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句句相思泪,字字动人心。情到深处泪自流,绵绵相思无尽头。
此次,词人重游回廊,物是人非,相思入骨,心已成灰,胸中无限伤感却无处倾诉。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三年(1674),纳兰性德与卢氏结缡。三年后,卢氏去世。又六年,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纳兰性德写下这首词,以寄托哀思。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04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满庭芳·晓色云开》宋 · 秦观
译文:
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啊,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
凭倚着栏杆久久眺望,但见烟雾稀疏,落日昏蒙,寂寞地沉入了扬州城。
“豆蔻”句:化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句意,写旧识的少女。
“十年”句:用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意,抒今昔之慨。
诗句抒发了作者忆旧者的怅惘之情。凭栏久立,抚今追昔,十年人世遭际令人感叹无已。
而眼前只见淡淡落日,稀疏烟雾,夕阳西下,景色凄凉,不觉新生感伤,悲从中来。
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秦观在《与李乐天简》中称自己于宋元丰二年己未(1079年)岁暮,自会稽还乡,“杜门却扫,日以文史自娱,时复扁舟,循邗沟而南,以适广陵。”
从词中所描写的景色以及“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等用语来看,这首词极有可能就是秦观在次年春天游历扬州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