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多元力量 呵护民生温度

吴川成立货运司机之家。受访者供图

开展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十个行动,激活聚“新”动能;推进村级“滥挂牌”整治,化解“小马拉大车”困境;凝聚社会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见行见效……

自去年5月17日挂牌成立以来,吴川市委社会工作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勇于实践探索、扎实履职尽责,汇聚社会多元力量,助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带领吴川全市社会工作系统迈上服务民生、造福群众的新征程。

健全体制机制▶▷

社会工作高标准开局起步

吴川市委高位统筹全市社会工作,主要领导研究推进,有力保障全市社会工作系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推动社会工作系统机构改革任务见行见效,工作力量不断充实壮大。

去年以来,吴川不断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两新”工委运行机制、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部门间联席会议机制、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人民建议征集常态化工作机制“六项机制”,初步形成职能部门齐抓共管、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为社会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吴川开通“吴川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设“社工日志”“志愿速递”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全市社会工作情况、分享工作成果,至今已发出推文60多期,多篇社会工作经验文章被省、市媒体报道,吴川社会工作的奋斗足迹在公众面前徐徐展开。

持续赋能增效▶▷

提高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量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全面体检。”在集中体检现场,快递员小哥如是说;“好评好评!水是冰的,心是暖的!”去年8月,多部门联合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共送出解暑饮料1500箱……

2024年以来,吴川深入开展“关爱凝聚新业态”十项行动20多场,覆盖新就业群体3000多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为保障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健康发展,吴川还积极开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让全市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去年,吴川新建了3个新兴领域党组织,实现15个驻外商会党的组织100%覆盖;推动全市15个镇(街道)全覆盖建立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建立18个企业工会、共青团等新业态群团组织,全力护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健康发展。

吴川持续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建成3家省级、4家市级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鼎龙置业工会驿站获评全国“最美驿站”,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超万人次。今年初,成功打造了吴川市货运司机之家,推动吴川市天使志愿者协会进驻并签订联建共建协议,“暖新驿站”“社会工作观察站”也相继在货运司机之家揭牌成立,为司机们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吴川企业家多,商会力量强大,对此,吴川持续擦亮“红色商会”品牌,投入近500万元建立外出党员之家15个,推动流动党员学习教育进一步提质增效;先后组织到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商会党支部调研5次,组织开展流动党员进“移动党校”学习活动6场次,共收集投资意向60条,签约项目29个,金额达120亿元。2024年,吴川商会党组织带领吴川贤达人士响应“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募集捐赠3022万元。近十年来,吴企吴商在捐资办学、修路搭桥、救孤助医、扶贫济困、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方面捐赠资金物资超过21亿元。

推动群防群治▶▷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去年以来,吴川以协商议事撬动民生大幸福,着力探索“1+3+N”模式的城乡社区议事协商机制,设立村(社区)议题收集点63个,设有议事亭、议事长廊、榕树下议事点等议事场所55个,指导镇(街道)建立共9大类51小项的事项清单。

其中,化解“小马拉大车”困境,向镇街下放城市管理类行政执法事项42项,向湛江市政府请示回收第二批171项执法事项;统筹协调800多名社区工作者下沉到各社区协助推进基层治理等各项事务,清理滥挂牌2800多个,着力解决村级组织“牌子多”“担子重”等问题,增强村级组织的整体效能;推动黄坡镇郑屋村升级改造村农耕文化展览馆,绽放700余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推动吴阳镇那蒙村将荒地变身为产业园区,实现农民增收、集体致富。

吴川认真落实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2024年全市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超18人,储备村(社区)后备干部700多名,基层治理力量进一步增强。设立社会观察员站点5个,聘用各领域社会观察员15名,新录用专职社区工作者60人。全覆盖开展村(社区)干部培训,全市专职社区工作者持证121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倾听群众心声▶▷

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吴川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发挥好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抓好社会矛盾风险前端防范化解,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去年,国家信访局登记吴川申诉求决类初件按期办结率100%,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欠薪线索办结率100%,在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重大问题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为更好倾听群众心声,发挥群众的智慧力量,吴川积极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打造线上线下多元征集人民建议网络,营造本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聚智献策的良好氛围。过去一年,全市共收集到线上意见建议30余条,线下意见建议600多条,纵横联动、同向发力、汇聚民智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吴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今年3月,吴川全市上下联动开展大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涵盖助残扶志、互助养老、普法宣传等领域,吸引30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参与,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截至目前,吴川全市有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人数为53736人,注册志愿者总人数为81161人,志愿服务总量突破300万小时,培育特色项目100余个,受益群众超50万人次。去年,吴川梅岭社区获评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吴川高质量发展,吴川还组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社会力量专班,凝心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中,助推103家帮扶企业,结对帮扶行政村72个,帮扶项目数162个,投入帮扶资金、物资共7673万元;推动央企助力项目54个,项目投资总额140204.1万元;统筹社会力量强化城乡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功能供给,开展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活动40余次,覆盖老人、儿童共3000余人;联合白云区派驻吴川市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组举办专场招聘会,累计提供488个岗位,招聘4618人。

接下来,吴川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锐意创新、开拓奋进、不断奋斗,以走在前列的担当谋深抓实社会工作领域各项改革,为吴川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 麦思容

通讯员 黎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