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的好故事 重庆这15位记者讲给你听

7月23日下午,重庆市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三楼多功能厅圆满落幕。来自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第一眼TV、重庆广播,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日报、上游新闻等市级媒体,以及渝中区、荣昌区、巫山县等区县融媒体中心的15位记者参加比赛,他们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时代的深刻记录和对人民心声的真实传递。

获奖选手合影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正义发声

“做一个正直的新闻人,是我的新闻追求。”作为一名调查记者,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第1眼TV《今日关注》记者陈正直讲述了忠县三峡移民布满荆棘的维权路。

1998年,忠县涂井乡友谊村望江居民点,22户人家背井离乡迁到这里,却一直没有拿到房产证。陈正直和同事们蹲点暗访数日,最终让村民们拿到了期盼27年之久的“红本本”。

陈正直说,这些调查蹲点报道,让他读懂了“关注”两个字的千钧重量,这也是一个新闻人应有的正直与担当。

来自重庆日报的记者王祥10岁时因为一场车祸左腿截肢,记者是他热爱的工作,能用文字让素不相识之人感受到一丝公平和正义,也是他的幸运和幸福。

重庆日报记者王祥

当河北邯郸3名未成年人以残忍手段杀害同学时,他写下《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带来哪些反思》一文,强烈呼吁,立法机关是否可以再次降低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当网名为“胖猫”的年轻人在重庆跳江身亡,其姐刘某通过操纵舆论,让“胖猫”女友谭某遭受巨大网暴时,他花时间研究刘某账号的涨粉异常,打入游戏陪玩内部,了解他们的真实工作状态,向传播学专家请教事件疑点,写下《真相至上不是流量至上》一文在全网首发。

王祥表示,只要能为遭受不公的弱者发声,能让盛气凌人的强权退步,能通过文字加速公平正义的到来,即便这条路再难走,他也会走下去。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帮忙圆梦

“大家好,我是鳅鳅妹……”决赛现场,来自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广播记者关秋瑾讲述了她们节目和防空洞背篓菜市场的故事。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背篓专线”方言报站的声音就来自关秋瑾,她在一次乘坐轨道交通4号线时,了解到菜农摆摊难的问题。为了给菜农们找一个固定的场地卖菜,她和同事立即行动起来,通过一家家打电话,一遍遍沟通,最终,在红土地一处防空洞设立了“防空洞背篓菜市场”。以赶集的方式,在每周六上午开放,菜农们终于有了固定摊位。

“作为一名广播记者,未来,我愿紧握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这份人间烟火奔走,用声音去传递温暖,让爱的回响在巴渝大地上生生不息!”关秋瑾说。

来自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的王柏林讲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雪域寻亲”路。2024年11月,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联合西藏洛隆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发起了“为49位重庆籍烈士寻亲”活动。他和同事们顶着高反在冰天雪地里蹲守半个多月,联合当地寻找藏族匠人一起将每一个错误的墓碑信息进行修正;在他们的帮助下,重庆籍烈士子女蒋华英成功到洛隆烈士陵园祭扫,和父亲完成了迟到了半个多世纪的“重逢”……

在王柏林看来,这些好故事都一一铭刻在每一块被修正的墓碑上,融化在每一次跨越千里的拥抱间,记录在每一段党刊记者写下的文字里。

巫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熊威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大山音乐会的故事。今年“六一”,三峡库区绵延的群山之中,83名孩子向着漫天乌云伸出手中星光,一场不见“星空”的“星空与山音乐会”启幕。当台下2000多名观众挥舞着手机,汇聚成璀璨星河的那一刻,95后青年教师庄济宇眼眶微红,他终于实现了四年前和孩子们许下的心愿。

他们用平凡人的故事打动人心

“黎夏是谁?我手中这把芹菜,就是他种出来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上游新闻记者纪文伶拿着一把芹菜上台,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

上游新闻记者纪文伶

黎夏是一个靠着24小时不能间断的二手呼吸机、咳痰机维持生命的青年,他的病被称为“超级癌症”,身体慢慢萎缩,如同被封印。这个医生口中很难活过20岁的青年,为了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靠着自学,设计、建造起一个智慧农场,培育出市面上少有的水培芹菜。

今年六月,农场丰收。一万斤高品质零污染的水培芹菜却无人问津。为了帮助黎夏,纪文伶和同事们连夜策划、撰稿、剪视频、封面设计,在上游新闻“百姓记录”栏目推出《黎夏的芹菜》。报道发出当天,就有市民驱车前往农场,一次性买了1000斤。通过上游新闻等媒体的报道,短短一周,芹菜销售一空。有上千人知道了黎夏的故事。

上游新闻“百姓记录”每周都会讲述黎夏这样平凡人的故事,有独自上大学爱摄影的盲人少年,还有带着农村娃在田坎上唱歌的“校长妈妈”……去回应每一个微小却炙热的梦想,刻画一个个饱满的中国人民群众品格画像,自强不息、可亲可爱。

来自荣昌区融媒体中心的杨光,现场讲述了一只卤鹅的“破圈”记。从“卤鹅哥”出圈到遭受谩骂,他一直跟随记录,靠着一部手机和一个平板,制作了多条短视频,在网络上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话题。通过这系列的报道,他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原来国际传播不只有宏大的叙事,也可以是普通人的故事。

一等奖获得者合影

二等奖获得者合影

三等奖获得者合影

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陈正直、王祥获得一等奖,王柏林、关秋瑾、刘婷茹获得二等奖,纪文伶、杨光、陈琪、谭俊、熊威获得三等奖。最后,通过评委们的民主推荐和集中评议,推选出第1眼TV陈正直,重庆日报王祥,当代党员杂志社王柏林,巫山县融媒体中心熊威等4名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比赛。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实习生 刘奕彤 摄影 张锦旗 甘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