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常德市,老西门一带已成为商铺林立的繁华闹市,只有那一截截残毁的矮城墙还在诉说着当年那场可歌可泣的会战。“常德会战期间,中国将士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予敌重大杀伤,这里也成为我军坚守到最后的几个重要阵地之一。”常德博物馆副馆长龙朝彬说。
1943年11月,侵华日军纠集10万余众进攻常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则调集第六、第九战区部队共20余万兵力与来犯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常德会战以常德为中心,可分为外围防御战、城郊阻击战、城区争夺战和光复追歼战4个阶段。会战期间,中国军队依托阵地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给敌重大消耗。最终,日军被迫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撤退。常德会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常德会战的焦点集中在常德城区的争夺上。当时,国民革命军第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率领8000余名官兵坚守常德。57师骨干身经百战,战斗力强。日军则调集3万兵力向常德城发动全面进攻,企图一举攻占常德,惨烈的城门守卫战打响。
11月25日,日军向常德城西门和东门发起全面进攻。其中西门守军打退敌人数十次,击毙近千人,坚守至12月3日常德城沦陷。西门血拼中,守城官兵近千人牺牲。东门守军则利用城墙和防御工事向敌人发动反击,浴血苦战,将敌人击退于城门外。日军不断增兵,用重武器轰炸大小河街和水星楼等阵地,守军经过激烈战斗后全部阵亡。11月29日,东门沦陷。
11月28日,趁守军炮弹用尽无法反击之时,日军于北门外集中火力,向守军阵地狂轰滥炸一个多小时,并疯狂释放毒气,守军一个营几乎全部阵亡,北门失守,城区争夺战进入巷战阶段。
日军进入到城内后,软硬兼施,中国守军不为所动,与日军逐街逐屋展开巷战。在巷战中,守军以“有一墙守一墙、有一壕守一壕、有一坑守一坑”为原则,战至弹尽粮绝,最后连通讯员和卫生员等也加入战斗,用尖竹竿、铁棍、大刀和石头对抗敌人的枪炮。常德城中处处断壁残垣,一片尸山血海。
到12月2日晚,57师90%的士兵都已阵亡,能战斗者不足200人。余程万遂决定突围,带领部分官兵从笔架城渡过沅江,步行前往德山迎接援兵。
12月3日,常德城沦陷。4日,余程万与援军会合,从城东攻入常德城,于11日光复常德。同时,第六、第九战区部队对北撤之敌发起了追击战。
2014年,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每年清明前后,许多人都会自发举行祭奠活动,纪念那些在常德保卫战中“与城共存亡,宁战死不投降”的民族英雄。(经济日报记者 王明昊 刘月杨 樊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