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咖智库,作者 | 金刀,编辑 | G3007
在消费市场的动态版图中,节日消费向来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七夕节,作为传统的浪漫节日,其消费现象更是备受瞩目。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者观念的更迭,七夕消费呈现出诸多值得探究的共性特征,尤其是在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情侣们的消费行为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变。
01 消费降级趋势下的七夕消费缩影
为了深入洞察七夕消费的真实面貌,我们收集了一些来自全国各地情侣的消费数据。从职场白领到年轻学生,这些情侣们的消费情况虽各有差异,但却共同勾勒出一幅与过往不同的七夕消费图景。
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小李和他的女朋友,今年七夕选择了在家自制晚餐,食材花费200元左右,饭后一起看了场免费的线上电影。小李坦言:“现在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也大,没必要在节日时花大钱去外面吃昂贵的套餐。在家做饭更温馨,还能省下钱为未来做打算。而且现在外面的餐馆预制菜居多,还不如自己现做的好吃。” 同样,在武汉读大学的小张和他的女友,七夕当天只是在校园周边的小吃街品尝了各种美食,消费不到100元,之后在公园散步聊天。小张表示:“自己是学生没什么收入,重要的是两个人在一起,不在乎花多少钱。”

(小李和女友自己做饭过七夕)
再看西安的一对情侣,他们没有像往年那样互送昂贵的礼物,而是选择了一起去参加射箭课程,费用共计200元。女生说:“比起买那些华而不实的礼物,这种共同参与的体验更有意义,还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而在成都,一对新婚夫妇则选择了在七夕当天去当地一家有名的串串店打牙祭,消费200元。他们认为,这样的日子吃自己喜欢的才最重要,而不是吃一些“漂亮饭”用来拍照发朋友圈。“那样做很傻,而且其实也没什么人真的关心你。”小张的老婆这么告诉我们。
02 理性消费成主流
从这些情侣的消费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理性消费已成为当下七夕消费的主流。
过去,七夕常被商家包装成 “爱情税” 或 “情人节消费节”,鲜花、珠宝、奢侈品、高档餐厅成为标配,似乎爱情的深度需要由钱包的厚度来定义。
然而,如今的情侣们越来越意识到,爱情不应被物质过度绑架。他们不再盲目追求节日当天的 “大手笔”,而是更看重为共同的未来做长期规划。就像支付宝2024年发布的《为爱奔富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有超过350万对情侣开通了 “情侣荷包” 共同攒钱,其中零零后占比超过五成。他们拒绝被消费主义裹挟,不再认为 “不送贵重礼物 = 不够爱”、“仪式感 = 高消费”,而是开始反思真正的浪漫究竟是什么。
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情侣们更加注重消费所带来的体验以及情感上的共鸣。
比起单纯购买物品,大家更愿意花钱购买能带来独特体验和情感满足的服务。例如,越来越多的情侣选择一起去参加手工制作课程、户外运动、文化展览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让他们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默契。如前面提到的西安情侣选择射箭课程,这种共同参与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而一些地方推出的七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穿着汉服过七夕,参与 “投壶” 等古风游戏,也受到了情侣们的欢迎,他们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找到了情感上的寄托和共鸣。
在礼物选择方面,情侣们不再追求那些可能被闲置的奢侈品,而是更倾向于选择对方真正需要或喜爱的物品。
一本对方心仪已久的好书、一套适合对方肤质的护肤品、一次对方感兴趣的课程体验,甚至是分担家务的 “兑换券”,都成为了更受欢迎的礼物选项。这种转变体现了情侣们更加关注对方的需求和喜好,希望通过礼物传递真挚的情感,越来越多的情侣认为,贵重的物品并不是表达真心的唯一途径。
面对现实的经济压力,情侣们在七夕消费时也更加追求性价比。
他们会提前做好价格调研,借助电商平台的历史价格查询工具,对比商品日常售价与七夕促销价,核实所谓 “折扣” 的真实性,避免因冲动消费而购入非必需商品。同时,消费选择也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鲜花、巧克力、餐厅等消费领域。除了前面提到的体验式消费,一些具有特色的小众消费项目也逐渐受到情侣们的关注。比如,一些城市出现的 “情侣密室逃脱”、“私人影院” 等,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为情侣们提供了私密、有趣的约会空间。此外,线上消费也在七夕期间占据了重要地位,情侣们通过网购鲜花、礼品等,既能享受更多的选择和优惠,又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03 消费共性背后的原因探究
1) 浪漫为生存让步
当前,高昂的房价、教育、医疗等生活成本,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迷茫和不确定,给年轻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在一些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使得年轻人购房困难,为了攒够首付,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同时,教育资源的竞争也让年轻父母们在子女教育进行军备竞赛。此外,工作不稳定也让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年轻人的可支配收入有限,在 “生存” 面前,“浪漫” 有时不得不做出让步。与爱情相关的行业,尤其是钻石跌落神坛,侧面印证了情侣们更加务实。
2) 消费观念的深刻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便捷,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他们不再盲目跟风消费,而是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兴趣的满足。
在七夕消费中,这种观念的转变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不再愿意为了满足外界对 “仪式感” 的期待而盲目消费,而是更关注自身内心的感受。同时,社交媒体上各种消费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也让年轻人更加理性地看待消费。例如,“反情人节”、“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等话题的兴起,反映了年轻人对过度商业化节日的抵制,以及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3)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七夕消费的共性特征。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回归使得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更加注重在节日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不仅仅是追求物质消费。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对个性化、多元化的包容,让年轻人有了更多表达自我的空间。他们不再追求千篇一律的消费模式,而是希望通过独特的消费选择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此外,社会对性别平等的倡导,也让情侣之间在消费上更加注重平等与双向付出,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男性单方面承担高额消费的局面。
04 对商家及市场的启示
在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合理定价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商家应避免过度抬高节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而是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选择。可以推出更多价格亲民的节日套餐、组合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同时,要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良好的口碑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长期支持。
传统依赖制造焦虑、催促消费者下单的营销方式已经逐渐失效。商家需要转变营销思路,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和价值共鸣。可以通过故事营销、内容营销等方式,传递品牌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让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认同。例如,在七夕营销中,可以讲述一些关于爱情、陪伴的温暖故事,将产品或服务融入其中,而不是单纯地强调价格和促销。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互动式营销,鼓励消费者分享自己的七夕故事和消费体验,也能有效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结 语
在消费降级的浪潮下,七夕消费所呈现出的理性、注重体验、追求性价比等共性特征,不仅反映了情侣们消费观念的成熟与转变,也为商家和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深入理解这些消费共性背后的原因,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于情侣们来说,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节日里,少一些跟风盲从,多一些真诚用心,用理性消费书写属于他们的爱情篇章,或许才是七夕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