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文芳 记者 杨子宸
持续咳嗽了两个多月后,42岁的李女士(化名)终于决定去医院。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室,她轻描淡写地描述着自己的症状,此时还不知道,这次看似普通的就诊,即将揭开困扰家族多年的健康谜团……
一次咳嗽牵出的家族秘密
李女士的CT检查显示没有肺炎等异常,只是肺部有多发肺大疱。被告知这一情况后,她表现得习以为常,因为她已经有肺大疱病史10余年了。但是副主任医师邱园华却盯着CT片皱起了眉头——这些肺大疱长得“不对劲”:形状不规则,且近纵隔分布,而并非常见的与吸烟相关的肺大疱沿肺尖胸膜下分布的特点(而且患者无吸烟史)。而且对比5年前的体检影像,几乎所有的肺大疱都有增大趋势。

医院供图
详细追问病史后得知,李女士的家族中有多位亲属(父亲、姑姑及其女儿)也有肺大疱病史。医生推测李女士很可能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BHD综合征,并建议她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最终,基因检测结果证实了猜测:患者存在FLCN基因的杂合子突变,确诊为BHD综合征。
科普+
什么是BHD综合征?
BHD综合征(Birt-Hogg-Dubé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于1977年首次报道,主要由FLCN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多种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纤维毛囊瘤、肺囊肿、自发性气胸以及肾肿瘤等。肺大疱和肺囊肿是BHD综合征的常见表现之一,患者往往因反复气胸或肺部症状就诊。

图片内容由创作大脑 AI 生成
BHD综合征主要有以下危害,第一是肺部损害,在BHD综合征家系受累成员中,有70%~80%发生多发性双侧肺囊肿,这可能是该病的唯一表现。大约30%的肺囊肿患者发生一次或多次自发性气胸,反复发作可致肺功能下降,严重时危及生命。如密切监测,避免屏气、潜水、剧烈运动等可有效预防气胸的发生;第二是肾癌,肾癌是BHD综合征的最严重表现,发生率为12%~34%,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年龄范围30—70岁)。最常见的是嫌色细胞肿瘤和嫌色细胞/嗜酸细胞混合型肿瘤,透明细胞瘤、乳头状瘤和混合型癌少见。BHD综合征患者肾脏肿瘤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7倍,需长期影像学监测;第三是皮肤病变,BHD综合征中,纤维毛囊瘤通常是最早出现且最常见的表现。约90%的患者在20—29岁之间出现纤维毛囊瘤,表现为1~4mm的白灰色圆形丘疹,部分丘疹中央存在与毛囊开口一致的凹陷。多见于面部和躯干,虽多为良性,但影响外观,可能引发心理负担;第四是遗传风险,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子代有50%概率携带突变基因,需进行遗传咨询。
BHD综合征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早期诊断和定期随访可以有效管理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BHD综合征患者需要注意的几点:定期肺部检查,BHD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自发性气胸,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监测肺大疱的变化;肾脏筛查,BHD综合征患者有较高的肾肿瘤风险,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肾脏超声或MRI检查;家族遗传咨询,由于BHD综合征是遗传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应进行遗传咨询,了解疾病的遗传风险。
肺大疱并不总是简单的肺部病变,它可能是BHD综合征、LAM、PLCH等罕见病的信号。医生提醒,大家在发现肺大疱时,尤其是无吸烟史且有家族史的情况下,及时就医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