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巡礼④丨马龙区、华坪县、勐海县

【来源:云南交通】

编者按:“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一批批县区立足实际、勇于创新,探索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模式。其中,曲靖市马龙区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丽江市华坪县、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马龙区:路产融合强根基,农旅联动促振兴

马龙区地处滇中城市群地带,区位优势显著。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6亿余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00余公里,总里程达1154.12公里,已实现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和乡镇、建制村通客车“四个100%”。

面对以往城乡联动受限、产业资源难转化等困境,马龙区坚持“产业布局到哪里,公路就延伸到哪里”,系统推进“交通+产业+旅游”深度融合。依托日益完善的农村路网,全区发展苹果种植5.38万亩,蔬菜13.5万亩,花卉3万亩,建成1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区级以上龙头企业59家,“果、菜、药、花、畜”五大产业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

同时,马龙区围绕“相约马龙·有爱必达”品牌,打造“森林马龙、四季花海、高原水城”旅游名片。建成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打造乡村旅游点40余个,改造提升旅游公路200公里。2023年至今,接待游客109.0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45亿元。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成为马龙城乡融合、产业振兴的“黄金纽带”。

华坪县:筹资创新破瓶颈,芒果之路通富途

华坪县位于滇西北金沙江畔,是著名的“芒果之乡”。面对煤炭产业转型导致的财政困难,华坪创新推出“七个一点”筹资模式,即“向上争取一点、县财政补助一点、乡镇筹集一点、群众自愿捐助一点、项目整合一点、就地取材节省一点、投工投劳折算一点”,有效破解资金瓶颈。

自2013年以来,华坪累计投资5.2亿元,完成74条、520公里村组公路硬化,全县公路总里程达3699.2公里,建制村通畅率、通客车率、通邮率均达100%。县道绿化率超80%,乡道、村道绿化率分别超70%和50%,安保设施全覆盖,优良路率持续提升。

路通业兴。华坪县依托农村公路网络,重点服务30万亩芒果基地,打造“金沙江百里芒果长廊”。农村物流网络实现县乡村全覆盖,芒果产季日均运输量超3000吨,助力“华坪芒果”快速出村进城、销往全国。同时,公路沿线乡村旅游同步发展,傣族泼水节等特色活动年吸引游客超万人,真正实现“修一条路、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

勐海县:文化赋能靓边境,茶路融合畅循环

作为普洱茶核心产区和边境县,勐海县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民族文化、边境发展深度融合。2023年,全县950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一村一硬化路”,西双版纳旅游西环线(勐海段)加速推进,预计2025年实现所有乡镇通三级路。

勐海突出“文化赋能”,在公路建设中融入傣族、布朗族元素,打造“茶文化走廊”“民族风情线”,建成美丽公路400余公里、绿美交通示范路3条,绿化面积25.7万平方米。同步健全“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和路域环境整治机制,超限超载治理、群众护路等活动广泛开展,2025年上半年参与群众超3万人次。

依托畅通路网,勐海县深入推进“客货邮融合”,完成29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票价降低15%,年均惠及群众15万人次。构建三级物流体系,推动“茶叶、蜂蜜”等农特产品直达全国。边境贸易同步提质,2023年边贸额增长18%。农村公路成为勐海兴边富民、民族团结、对外辐射的“幸福通道”。

云南评议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